您当前的位置 :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综合新闻
“今年地里收成不太好,这次就业招聘会让很多大企业走近我们身边,我也找到了一个心仪的岗位,我要好好干,多增加些收入。”8月17日,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巴彦淖尔专场招聘会上,五原县胜丰村村民董淑慧说。
这种针对不同群体求职需求、不同行业用工特点举办的“小而美”“专而精”招聘活动,是今年我区满足企业和群众便捷高效就业公共服务需求的一个剪影。
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自治区人社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,集中整治突出问题,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惠民生、暖民心的实际举措,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作风建设新成效,引导各族群众更加由衷感党恩、自觉听党话、坚定跟党走。
人社部门处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,部门作风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。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自治区人社厅坚持刀刃向内,真改问题、改真问题,持续强化党员、干部责任意识与交卷意识,让群众在可感可及的服务中,感受到工作作风的转变。聚焦破解治理欠薪难题,从坚决守护好劳动者血汗钱出发,印发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“慢粗虚”问题专项整治方案》,明确重点整改整治的3个方面11个具体问题,实现12345热线及信访欠薪线索数据共享归集,协调解决盟市、旗县劳动监察辅助执法队伍人员不足问题,推动出台《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,建立“三管三必须”体系、欠薪线家失信欠薪主体实施联合惩戒,治理欠薪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。坚持举一反三,自5月下旬起,开展“慢粗虚”问题集中整治工作,从“慢粗虚”3个方面16个具体表现,进行了深入查找整改整治。
聚焦整治为基层减负,依据基层需求和业务场景确定了18张人社部门“一表通”数据表,采集并开通各盟市人社部门“一表通”系统“数据审核员、业务审核员、数据维护员”三员账号887个,实现数据赋能基层、减少数据报表填报,贯通民生工作与基层减负,实现“1+1>2”的效果。
聚焦破解“一人多卡”“一事一卡”等问题,提请自治区人大出台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》,自9月1日起实施,推动实现持卡人凭社保卡跨地区、跨领域享受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。聚焦破解数据共享效果不高、精细化不够的问题,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,建立就业创业领域自然人基础库、法人库,实现与公安、民政等14个部门数据共享,月均实时共享数据达700万余次,累计批量获取14个厅局单位25.25亿条数据。此外,还将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学习教育开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,围绕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、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推进“手拉手”结对联系基层工作,与服务对象和基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,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。
聚焦破解就业供需对接不精准、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,全区积极搭建线上线下便民就业服务平台,k8凯发官网上线运行“就业内蒙古”求职招聘平台和“蒙速聘”移动客户端,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促进人岗智能匹配,发布岗位53.39万个,并将招聘会办到商圈、集市、庙会等人流密集场所,300个基层就业服务站全部启动优化升级工作,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。17月,全区累计举办各类线%。聚焦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、创业难问题,放宽应届毕业生认定条件,提高人才储备和就业见习补贴标准,延续一次性扩岗补助和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,将创业补贴标准由1万元提高至最高5万元。
聚焦破解城乡居民养老待遇、筹资水平偏低等难题,在全区全面推开城乡居保集体经济补助工作,明确年内每个旗县至少有1个嘎查村开展集体补助。截至7月底,87个旗县区的328个嘎查村实现集体补助金额285万元、惠及1.5万人次。(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梅刚)